LibGuides,廉颇老矣?

       目前一些大学图书馆,把LibGuides作为学科服务平台。
       LibGuides这个15年前的美国产品,在互联网的初期,作为一个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系统,为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支撑,同时也实现了馆员劳动的积累、传承和显性展现。 但是目前,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成熟、科学社区的兴起、传播通道的多样化,LibGuides似乎已经有点"廉颇老矣"的味道。
       1)目前有多少学者是在通过学科自然资源导航来获取信息?
       2)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往往是很窄,大多是三级、四级学科,如果仅仅提供资源一级学科再组织,资源导航的利用率到底如何?如果要深入到三四级学科,什么样的图书馆员才可以胜任?
       3)馆员辛苦组织的学术资源,在LibGuides系统中,是躺在网上被动地等待用户访问。真正有需要的用户,即便馆员不组织,也会自己找到。馆员再组织后,也不过互联网上多了一个"拷贝"而已。因此学术资源再组织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资源精确推送给潜在用户,LibGuides 系统没有准确推送的通道。
       4)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展的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如定题跟踪、查新服务、竞争力分析、论文引证报告、文献传递、图书订购、文献检索和数据库使用课程嵌入式培训等,是学科服务中受到科研人员欢迎的服务。目前这些服务的成果大多散存在馆员手中,没能自动积累为学科资源。
       5)很多导师有为研究生指定阅读材料、期刊的习惯,这些资源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Guide。这些Guide虽然没有公开,但其针对性更强,价值一点也不逊色。团队的潜力如何调动?
       6)学科服务是个新生事物,是图书馆自身转型的努力,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能否得到用户好评,和学科馆员个体有很大的关系,馆员能力强,责任心强,效果会好一些。但目前图书馆馆员的人员结构、能力参差不齐,也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规范和评价机制。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设计理念

       在传统学科服务系统资源再组织基础上,集成个人知识管理、团队科研协作服务、学科服务工具、在线参考咨询管理,打造全新的学科服务平台。
       1)把学科馆员从院系扩展到团队,支持学术资源向服务团队的准确推送。
       2)集成个人知识管理、团队科研协作服务,把学科服务系统变为科研教学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在各种应用中都提供"在线咨询"的绿色通道,方便用户咨询,实现学科服务的科研、教学的过程嵌入,同时实现咨询结果自动沉淀为学术资源。
       3)利用团队科研协作系统,为科研团队提供科研协同服务的同时,把团队内部积累的资源认作内部学术资源,图书馆搭台,科研人员唱戏,实现学术资源的自动增长。
       4)为馆员提供高效学科服务工具,提高馆员服务能力和效率。
       5)支持馆员学科服务工作的统计分析,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型。
       6)把管理人员纳入服务对象,提供学科竞争性情报。

功能简介和特点

学科资源导航建设升级版
       支持对学校已有资源、网络收集的资源按专业、学科进行再组织。对用户来讲,资源使用更加方便;对图书馆发展而言,实现学术资源在图书馆的积累和传承,助力图书馆实现从资源购买者向知识再组织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过渡。
       考虑到目前一些学校图书馆在使用LibGuides来搭建学科服务平台,因此NoteFirst学科服务平台继承了 LibGuides 的主要功能,并进行功能扩展升级。
       继承Libguides功能
       资源按学科、专题进行再组织;
       资源访问统计;
       RSS订阅后自动发布;
       功能升级
       同一条资源可转发到不同的 Guide,提高馆员工作效率;
       馆员可把个人知识库资源一键分享为学科资源;
       发布后的资源可精确推送到特定团队,很大程度发挥馆员劳动价值;
       资源方式扩展到直接输入、文件链接、URL 链接三种方式,增加资源多样性;
       把团队分享积累的资源认为是内部 Guide,实现了 Guide 的自动增长。
把服务嵌入到科研过程
       NoteFirst 学科服务平台在资源再组织基础上,增加个人文献管理服务、团队科研协作、学科服务工具、参考咨询管理等功能,为科研人员、科研团队提供科研服务平台,同时为学科服务的"过程嵌入"提供"用武空间"和"平台把手"。
       落实"嵌入"的具体措施包括:
       1)集成个人知识管理、团队科研协作服务,把学科服务平台变为科研教学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
       2)在各种应用中都提供在线咨询的绿色通道,方便用户咨询,实现学科服务的科研、教学的过程嵌入;
       3)学科馆员从院系扩展到团队,馆员收集的资源可精准推送到所服务团队;
       4)用户在线咨询的成果,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可自动沉淀为学术资源。
把服务嵌入到科研过程
       导师有为研究生指定阅读材料、期刊的习惯,团队负责人希望在团队内部能分享读书笔记、项目申请成功经验、实验记录模板。这些资源虽然没有公开,但其针对性更强,也更专业,这些资源积累在一起就是很有价值的Guide。
       图书馆搭台,科研人员唱戏,实现团队资源内部分享、积累的同时,自动形成内部Guide,实现学科资源的"自动增长"。
衔接和发展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
       目前很多图书馆已开展的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如定题跟踪、查新服务、竞争力分析、论文引证报告、文献传递、图书订购、文献检索和数据库使用课程嵌入式培训等,是学科服务中受到科研人员欢迎的服务。
       在 NoteFirst 系统,要融合并加强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服务,帮助实现线下咨询(上门咨询、电话咨询等)到在线咨询的过渡,把目前散存在馆员手中的服务成果自动积累为学科资源。
       1)参考咨询的便捷通道:学科服务系统主页、文献管理软件、团队科研协作系统都提供醒目的"参考咨询"通道,方便用户随时咨询。
       2)支持用户对咨询服务进行评价:用户评价可进行统计,可用作馆员工作的考核内容。
       3)支持自定义咨询种类:咨询种类支持用户自定义,每种咨询可支持外挂程序,如文献传递可直接调用 Calis 的文献传递服务。 Calis 的文献传递服务。
       4)馆员服务成果的自动积累:在把成果反馈给咨询人的同时,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前提下,一键积累到学科 Guide 中。 Guide 中。
学科服务工具,解决对"人"的依赖
       学科服务是个新生事物,目前尚没有高效工具,主要依靠学科馆员自身的努力。NoteFirst 为学科馆员提供了多种高效学科服务工具,解决对学科馆员"人"的依赖。这些工具包括:
       定题跟踪工具
       论文查收查引自助服务系统
       学科建设决策支撑
       专题知识库建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