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先故事


顶尖青年人才的竞争 看2015年国家优青结果统计

2015-08-30

       国家优青作为第三层次的高端人才代表,虽然不如国家杰青那样得到各方恩宠,但是优青也同样备受关注。
       和一年200个名额的杰青比,国家优青一年的名额是400个,评审通过的难度看似要低一倍,但是其实优青的竞争也同样非常激烈,而且还会存在很多牛人有着申请杰青的条件,却由于各种原因转而申请优青,而且优青的平均年龄相比杰青要年轻好几岁,很多优青还远远未到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在未来更进一步。

施一公:少年壮志不言愁

       天前,近期火得一塌糊涂的施一公院士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主讲了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报告。
       报告中,施一公详细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了求学路上的"迷茫"和感悟。对于研究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施一公也给出了若干建议。本文来自报告现场实录,发表时略有删节,以下是施一公先生的演讲内容:

交通运输部共建的6大地方强校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与各个国家部委共建,然而地方高校争取省部共建的何其之多,真正能够得到各方支持并位列省部共建大学行列的,却少之又少。
       特别是很多当年部属下放地方的大学,当年所属的部委很多都已经撤销了,想要寻求共建的单位都不知道找谁,而能够成为省部共建大学的,大都是地方高校中的佼佼者,本期青塔就来盘点一下交通运输部与各省共建的地方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