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代表性成果自动检测

       目前的机构知识库主页上的主要内容是机构新成果和浏览次数多的成果。其实浏览次数多的成果,不一定是机构的突出代表性成果。
       比如有人这段时间写一段"东突运前世今生"文章,相信一定会博得很多眼球。但这样的成果不一定是机构的代表性成果。
       希望能自动检测并彰显真正的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成果定义:       
       发布在特定期刊的文章(期刊可用管理员设定);
       SCI被引频次达到阈值(阈值可用管理员设定);
       对 "重要成果"文章,自动形成新闻,通过新闻方式进行彰显。在机构知识库主页上重要成果的新闻标题可由馆员重新设定,而不一定是成果标题,打造真正的机构成果"橱窗"。

定义成果管理元数据集

       机构知识库要想为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提供支撑,需要对传统机构知识库的元数据进行扩展,这些元数据集合可称之为成果管理元数据集。
       成果管理元数据集由3部分组成:
       成果属性:机构署名次序、作者总人数,机构作者总人数。
       作者属性:是否为机构成员,是否为通信作者、所有作者中排名、本机构作者署名。
       期刊数据: SCI影响因子、JCR学科、JCR学科分区、中科院期刊学科、中科院学科分区。

集成个人科研助理和团队科研协同,实现科研过程成果的自动沉淀,把"典藏"变为享受服务的副产品

       机构知识库宣称的"提高作者学术影响力"价值,不被很多科学家认可,他们认为学术影响力主要和成果的研究水平相关,另外有SCI、EI、知网、万方这样的主通道就够了。他们也认识到在机构知识库进行成果存档,可以多一个传播通道,但不愿意为此付出太多精力。
       另外,对于科研过程的成果,大多科学家在没有公开发表之前,不愿意进行分享。但一些数据、报告更愿意在团队内部进行交流。
       知先机构知识库不仅仅是机构成果的典藏,而且为师生提供了个人科研助理、团队协同服务,可以解决师生的关注期刊新论文订阅、个人成果管理和报表自动形成、论文收录通知、论文引用通知、团队协同等师生急需的服务。
       用户在享受个人成果管理和报表自动形成服务的同时,实现个人成果一键交到机构知识库,不用人工填写标题、摘要等元数据,解决机构知识库的瓶颈问题。
       用户在享受文献云盘服务、团队科研协同服务的同时,实现试验数据、思维导图、导师推荐文献等科研过程成果的自动沉淀。这些成果也许待短时间内只能拥有人个人访问或者团队成员访问,但总会有加密的一天。